第九届西夏学国际学术会议专家访谈 | 李华瑞:以更主动开放的姿态让西夏文化“走出去”
“西夏文化必须积极主动‘走出去’。”8月22日,在第九届西夏学国际学术会议暨西夏陵文化遗产价值学术研讨会期间,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李华瑞结合西夏陵申遗历程与文化遗产推广现状,提出以更主动、更开放的姿态向国内外推广西夏文化。
“西夏文化必须积极主动‘走出去’。”8月22日,在第九届西夏学国际学术会议暨西夏陵文化遗产价值学术研讨会期间,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李华瑞结合西夏陵申遗历程与文化遗产推广现状,提出以更主动、更开放的姿态向国内外推广西夏文化。
近期,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李华瑞新著《回望贺兰:西夏文明史再研究》由中华书局出版,恰逢不久前西夏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学术界认为,这本书是近年来诠释解读西夏文明的重要成果,回应了一些中外学者关注的西夏史研究重要议题,有利于建立起中国西夏
为积极响应国家优化生育政策,落实二孩、三孩生育补贴政策,切实减轻家庭育儿负担,文昌路街道以服务群众、惠及民生为出发点,扎实推进育儿补贴政策落地落实,聚焦政策解读、人员培训、宣传引导和高效服务,让惠民红利精准直达群众身边。
当地时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申报的“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也是我国第60项世界遗产。“西夏陵”遗址分布范围约40平方公里,是西夏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完整的考古遗址。考古研究表明,
兴泾镇是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重要的产业集聚地。当地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目标,全力推动涉农项目谋划和建设。今年,精心谋划储备涉农项目13个,总投资3013万元。
在贺兰山山脉南段东麓,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平原西北部、泉齐沟南部、西干渠西部之间,有一处包括9座皇陵、271处陪葬墓、5.03公顷的北端建筑遗址和32处防洪工程遗址共四种类型的建筑遗址群,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10余公里,它与峰峦叠嶂的贺兰山共同形成了雄伟壮
2025年7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西夏陵”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宁夏也实现了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里程碑事件为西夏陵景区带来全新发展机遇,立足于这一全新起点,景区以“积极储备、精准对接、多元落地”为路径,全面推进数智文旅融合创新,扎实做好文化遗产
轻点屏幕,晃动手柄,西夏陵便以三维动画的方式徐徐呈现在学生们眼前。邓文韬继续点击屏幕,一座座陵墓迅速变换面貌,三维画面不断丰富:高大的陵寝建筑、全副武装的守陵卫士、晦涩难懂的西夏文字,让大家目不暇接。
武威古称凉州,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发源于祁连山的河流滋养着这块绿洲,让武威自古水草丰美,成为天然的牧场。历史上的乌孙、月氏、匈奴、羌、鲜卑、突厥、吐谷浑、吐蕃、党项、蒙古等族,先后在此驻牧。这里,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素有“襟带西蕃,葱右诸国”“通一线于
“夜市招聘会这种形式特别好,在找工作的同时还能顺便逛逛夜市,氛围很轻松。”求职者李女士说。6月25日傍晚,由西夏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2025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暨人才夜市正式启幕。这场融合“招聘洽谈、政策咨询、技能体验、消费休闲”的沉浸式就业盛宴,吸
本文来自【西夏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王文博,男,汉族,1987年9月出生,在职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监察委员会派出贺兰山西路街道监察办公室主任、三级主任科员,拟任西夏区乡镇(街道)正科级领导职务。
同庄村党支部书记贾小飞:王婧自从到村里来,分享多肉养殖、造型培育经验,开展直播带货,不仅盘活了村里闲置的土地资源,更为留守妇女等群体创造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把“萌态可掬”的小多肉种成“价值满满”的增收产业。
近年来,西夏区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重要民生工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师资建设等举措,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
5月22日,进入银川市西夏区机床厂社区的“健康小屋”,墙上电子大屏实时呈现60岁以上常住老人的基础信息与健康数据。服务台后,社区工作人员紧盯智慧化平台终端,对系统发出的异常提醒及时响应。“老人们随身佩戴的呼救胸牌、电子手环与信标保持着信号交互,一旦发生意外跌倒
西夏陵是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文化遗存。1972年至1977年间,考古人员第一次对西夏陵进行系统调查和科学发掘,证实了《嘉靖宁夏新志》所载西夏陵处于贺兰山之东。西夏陵的确认和发掘,推动了西夏考古的发展。
贺兰山东麓的戈壁滩上,九座覆斗形陵台在风沙中静默,它们曾被蒙古骑兵用火药炸穿防水层,以水银灌入棺椁腐蚀尸骨,刻满西夏文的石碑被砸碎后砌进城墙。
本文来自【西夏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